1月7日上午,记者来到城厢区太湖工业园新型功能材料产业园一期工地采访,在现场看到工地上呈现一片热火朝天场面,只见工人们正在紧张施工。项目现场负责人许伟凯介绍,已完成投资1亿多元,目前每天安排了210多人进场施工。自去年采取标准地出让取得该地块使用权,项目的桩基施工已全部完成,争取今年5月份完成钢结构标准化厂房建设。
城厢区太湖工业园新型功能材料产业园占地面积208亩,由莆田市华源工贸有限公司投资建设,项目分二期建设。据了解,项目实施过程中,由区自然资源部门牵头,园区、工信、住建等相关部门为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提供了优质服务,在项目农转报批、选址和下达规划条件,先后遇到了湿地保护、污水管网迁移、LNG管道保护区限高等系列问题,各相关部门及时精心指导,多方论证,优化设计和地块选址方案;区自然资源局提前对总平方案和设计图纸进行预审,及时与规划技术设计单位沟通,确保了一次性通过图审系统。因项目建设规模大、投资总额巨大,不动产登记部门提前介入服务,帮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。
城厢区通过统一实施前期开发整理、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,把“生地”变为“熟地”,并对拟出让的工业用地“标准地”所在工业园区统一开展环境影响评价、水土保持方案、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方案、压覆重要矿产资源评估、地址灾害危险性评估、地震安全性评价、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。据项目业主测算,实行工业标准地出让节省投资约320多万元,既节约了成本,又加快了进度。
为促进全市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工作,市自然资源局下沉一线,靠前服务,做实前期工作,指导督促县(区、管委会)整体或分区域完成环境影响评价、水土保持方案、节能评价、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评价、水资源论证报告、压覆重要矿产资源评估、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、考古调查勘探和文物影响评估、地震安全评估等区域评估,鼓励开展“多评合一”、联合评估,并将区域评估成果向社会公布,公开共享。去年以来,我市先后在荔城区、城厢区尝试开展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,已成功出让6宗。